印象智装院 > 园区动态
智联工业,数转未来——第十一届国际智能制造(武汉)论坛盛大开幕

2025年9月11日,由湖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e-works数字化企业网、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联合主办,武汉智能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装院”)协办的“第十一届国际智能制造(武汉)论坛”在武汉盛大开幕智装院相关领导专家参与。

图片

作为智能制造领域规模与影响力兼具的专业盛会,本次论坛以“智联工业,数转未来”为主题,围绕智能制造前沿趋势、领先技术、应用热点、典型案例和实施策略展开,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智能制造知识盛宴。论坛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智能制造专家、制造企业相关负责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代表等1000余名嘉宾的热情参与。

图片

中国工程院李培根院士,中国科学院丁汉院士,汕头大学执行校长、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王泉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陈定方教授,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朱志斌,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处长董爱军,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郑雪,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总经理彭芳瑜,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梅顺齐,孝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卢俊,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装备与船舶海洋工程处处长吴兵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其他来自襄阳、宜昌、十堰等地市州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也莅临了本届论坛。

专家论道,共探创新变革

本次论坛上,多位智能制造领域权威专家齐聚现场,共同探讨智能制造发展现状,洞见智能制造未来发展方向。
智装院名誉董事长、技术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李培根院士发表了题为“智能互联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智能互联在支撑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进程中的核心价值,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提供了清晰指引。李院士指出,智能互联不仅能够增强客户体验,还能深度赋能产业生态发展,尤其在构建服务生态,打造弹性健壮的数字化供应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李院士还强调,数字孪生是智能工厂的关键,边缘智能成为推动IT与OT融合的关键支撑,而这两大方向的落地与深化,同样需要以智能互联作为底层支撑。

图片

智装院技术战略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丁汉院士发表了主题为“机器人未来技术展望”的精彩演讲。丁汉院士围绕机器人、具身智能灵巧手、机器人化智能制造、人形机器人等技术展开了深入剖析。他指出,智能制造的核心目标是走向人机共融。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引领新一代技术变革浪潮,而机械灵巧手作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是人形机器人迈向通用化最核心的技术之一。未来灵巧手将聚焦利用AI算法克服复杂非结构化环境、提升操作的协同与泛化能力,从而推动机器人技术向更高层次迈进。同时,他强调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制造的新范式。

图片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e-works CEO黄培博士发表题为“智能制造与工业软件应用趋势”的专题演讲。黄培博士围绕中国制造业的变革机遇、面临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探讨,阐述了智能制造的推进特点与智能工厂建设的进阶方向,并结合国内外企业实践案例,详细分享了数字孪生、AI等新兴技术在制造业的具体应用场景。在工业软件领域,黄培博士指出,工业自动化企业和工业软件厂商融合趋势明显,这是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共同驱动的结果。基于这一背景,黄培博士进一步介绍了DFX理念,他表示,企业在产品设计时需综合考虑质量、成本、可持续性、制造、维护、测试、合规性、安全、可靠性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全维度的设计考量,确保产品既符合技术标准,又能适配市场需求与实际应用场景。

图片

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同步展开的线上实时直播也吸引了大批线上观众的关注。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盛会,国际智能制造(武汉)论坛今年已是第十一届,对于制造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精彩纷呈的主题分享,前沿深邃的趋势洞察,气氛热烈的圆桌讨论等,也让参会者获益匪浅。作为制造业领域的专业服务平台,智装院始终关注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进步,未来将持续深耕智能制造领域,搭建更多产业交流合作平台,为制造企业提供更精准的资源对接与技术支持。


武汉智能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20413号】
招才引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