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作为2025服贸会专题论坛之一的第八届服务设计大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本届大会以“服务设计·重塑全球价值链的数字创新与协同生态”为主题,汇聚服务设计领域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及政府领导等嘉宾共同探讨服务设计在驱动产业创新、促进数字化转型与构建跨区域协同生态中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路径。
本届大会由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指导,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主办,武汉智装院作为支持单位协办,并共同发起“体验标准联合实验室”启动仪式。新华社、中国工业报社等媒体全程报道,汇聚政、产、学、研、媒各界力量,共探服务设计在数字时代的创新路径与生态构建。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刘忠范先生,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主席、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王金南先生,商务部原副部长蒋耀平先生,商务部服贸司二级巡视员朱光耀先生,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蔡裕东先生莅临现场并致辞。

第八届服务设计大会合影
刘忠范主席在致辞中指出,本届大会“服务设计-重塑全球价值链的数字创新与协同生态” 主题恰逢其时。服务设计作为系统性思维与创新方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对提升产业竞争力、优化城市治理、改善民生服务意义重大。他强调,北京市政协将持续关注和支持服务设计发展,为产业营造良好环境,助力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

王金南主席代表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致辞,围绕“服务设计与绿色转型” 提出四点核心思考:其一,加快服务设计从 “功能导向” 向 “可持续价值创造” 转变,将绿色理念贯穿服务全生命周期;其二,构建服务设计与绿色设计 “双轮驱动” 机制,实现 “软硬协同” 系统创新;其三,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大力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为服务设计绿色化提供新方向;其四,加强国际绿色合作,通过标准引领、跨界融合、人才培育,推动设计绿色化进程。他呼吁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将绿色理念深植服务设计,以创新激活绿色发展动能。

蒋耀平副部长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强调,当前数字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服务贸易格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服务设计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他指出,服务设计本质是“以人为中心、以价值创造为目标” 的系统性创新,需把握三大方向:一是强化创新驱动,打造 AI 辅助设计平台,提升服务设计精准性与智能化;二是深化协同融合,打通 C-B-S 数智化解决方案,构建产学研用协同生态;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缩小数字鸿沟,推动全球价值链向开放、包容、普惠方向发展。他表示,服务设计将为全球经贸合作开辟新空间,助力打造更具韧性的全球价值链。

朱光耀巡视员代表商务部服贸司致辞,分享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成果:2025年1-7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额9538.7亿元人民币(币种下同),同比下降1.2%。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5482.4亿元,同比增长2.6%。截至2025 年 7 月累计吸纳就业 1727.2 万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比70.6%。他强调,服务设计作为典型知识外包,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商务部已将其列入《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指导目录》。同时,国家级服务外包创新发展离岸基金将为优秀服务设计企业提供支持,助力产业应对挑战、实现高端化转型。

蔡裕东主任代表指导单位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致辞,指出服务设计具有高成长性、高创新性、高技术性、高价值收益性“四高” 特征,是连接技术与应用、需求与供给的关键纽带。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强化数字创新,拓展服务设计应用场景;二是构建协同生态,促进跨界合作与 “设计 +” 融合;三是深化标准建设,推动 “服务设计工程师” 评定标准落地,培育复合型人才;四是坚持开放共赢,提升中国服务设计国际话语权。他表示,服务设计将成为重塑全球价值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主旨解读与报告发布:洞见行业趋势,锚定发展蓝图
中国服务设计大会主席辛向阳教授对大会主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权威发布《2025中国服务设计报告》。该报告全面梳理了全球服务设计的最新趋势与中国实践,聚焦数字创新如何通过服务设计赋能全产业链价值跃升,为与会者提供了前瞻性的行业洞察与决策参考。
同时,辛向阳教授还强调,服务设计是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需关注流程所有环节与用户体验。他介绍了“服务设计工程师” 评定体系核心内容,包括 DML 能力架构、服务设计管理、人才与机构评定等,提出服务设计需以使命感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社会稳定与消费升级,未来需进一步强化行业贡献,实现 “荣誉感” 升级。

人才体系建设:颁发专委会聘书,夯实行业人才根基
为推进服务设计人才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自2024 年启动 “服务设计工程师” 评定工作,并完善评定专委会机制。大会现场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主席王金南先生、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蔡裕东先生、中国服务设计大会主席辛向阳教授为为新一批 “服务设计工程师专委会委员” 颁发聘书。
主题演讲:跨界实践分享,展现服务设计多元价值
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嘉宾围绕服务设计落地实践展开分享,呈现多领域创新成果:
联想集团首席设计师杨润以“服务设计赋能智能化转型” 为题,分享联想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终端用户体验三大场景的实践。阐述了如何通过用户体验设计构建全球核心竞争力。

中国科大管理学院副教授徐毅从“公益项目服务设计创新” 切入,辨析 “创新” 内涵,强调公益项目需以创造性思维整合先进技术,明确服务对象与经济可持续性,通过系统性方案实现“各方各得其所”,推动公益服务升级。

滴滴高级设计总监程峰聚焦“出行中的服务设计”,分享滴滴在拉美市场的本土化探索。服务设计在复杂场景中优化体验、创造价值的逻辑。

广州大学陶建华教授提出 “用 AI + 互联网重塑非标精密零件制造服务新模式”,指出非标零件制造的万亿市场需求,通过 AI 技术解析零件特征、智能匹配制造资源,构建 “一键下单、24 小时送达” 的服务平台,推动制造服务互联网时代到来。

广东同天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冯家宁以 “服务设计赋能泛家居产业创新与国际化” 为题,介绍佛山泛家居产业从 “单品制造” 向 “整装服务” 转型的实践,通过服务设计贯穿需求分析、解决方案、供应链整合、整装出海全链路。

同济大学胡飞教授剖析 “服务设计人才的供与需”,指出当前服务设计人才岗位定义模糊的问题,建议企业明确服务设计岗位标签,院校强化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同时聚焦公共服务、政务数字化等领域,拓展服务设计应用空间。

启动与发布仪式:凝聚行业力量,开启发展新篇
大会现场举行多项重要启动与发布仪式,为服务设计行业注入新动能。
在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支持下,由北京服务设计促进会(筹)、益普索用户体验研究院、UXPA中国区、武汉智装院等联合发起的“体验标准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旨在汇聚学术与产业力量,推动体验标准建设。

“服务设计工程师”标准阶段性汇报: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曹淮教授汇报工作进展,介绍服务设计工程师评定标准(DML 能力架构占 50%、工程思维占 30%、基本素养占 20%),2024 年已颁发首批证书,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评定范围,构建开放协同的人才生态。

圆桌思想会:跨界对话碰撞,共探服务设计未来
本届大会是一场集政策解读、趋势发布、荣誉表彰、成果展示与思想交流于一体的行业盛会。它不仅展现了我国服务设计领域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更清晰地勾勒出服务设计通过数字创新与协同生态,重塑全球价值链的未来图景,为服务经济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